English

不负香港市民重托的范徐丽泰

2001-01-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45年,范徐丽泰出生在上海,4岁时随全家迁居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理学院的范徐丽泰从未想到过要从政,也不热衷政治。然而,一次极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之路。

1983年,香港立法局换届。这年,范徐丽泰暑假过后由外地返港时,收到港督尤德要见她的通知。可是当时尤德在外地访问,负责约见她的是署理港督夏鼎基。一谈之下,才知道尤德想委任她为立法局议员。

范徐丽泰征求丈夫范尚德的意见,范尚德说:“我们在香港成家,我们的事业也在香港;香港给了我们很多的益处,所以应给予回报,既然你有这个机会,去做一些公共的服务,我首先支持你!”范徐丽泰的上司——理工学院院长也鼓励她接受委任,于是范徐丽泰走马上任立法局,开始了她当时并不了解的从政生涯。

她没有让港人失望。1988年,她当选为立法局保安小组负责人,上任伊始,便强烈主张与内地执法机关联手打击走私集团。在市民的支持下,香港警方与内地公安部门通力合作,有力地打击走私犯罪活动,烟、酒、汽车、枪支、弹药等走私活动得到很大的遏制。

在她负责的教育和越南船民两个组的工作中,她尽心尽责,成绩斐然。涌入香港的大批越南难民给香港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她经过调研后,提出遣返越南船民的方案。这方案虽获得香港市民的支持,但深受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批评,他们用种种理由指责这个方案。范徐丽泰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亲往美国、英国去理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联合国难民公署主持的会议上,承诺收容所有从海路离开越南的人,为何现任美国政府只收容有专业知识和有钱的人,而任由更多的越南船民滞留在香港,不予援手?这是欺骗香港的行为!”她据理力争,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决不放手。经过几年的奔走、游说,终于得到港英政府的认同,开始推行有秩序遣返越南船民的方案。

范徐丽泰在1986年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和1990年担任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期间,对香港的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大胆的改革。她认为:小学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基础不扎实,中学、大学花再多的资源都是舍本逐末。过去小学老师中没有大学毕业生,今后要将其比例提升到33%,10年内要有1/3的老师有大学文凭。1990年及1992年,教育统筹委员会向港府呈交了第4号、第5号报告书。这是两份高瞻远瞩的纲领性文件,包含了范徐丽泰的心血,也为香港教育发展定下了方向。

199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范徐丽泰被邀请为筹委会成员。1997年1月25日,范徐丽泰又被选为临时立法会主席。

港督彭定康不停地攻讦临立会,企图打乱临立会的步伐。范徐丽泰责无旁贷地为临立会护航,向市民及传媒阐明临立会的必要性和历史任务,据理反驳彭定康的言论。这引起反对临立会的人的不满,于是针对范徐丽泰的文章言论铺天盖地而来,范徐丽泰顶住了,坚定地履行职责做她应做的工作。

香港回归的第一年,范徐丽泰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有了一个更大的发言舞台。对她,为民说话的含义更加深远,不仅为香港市民,而且涵盖了全国的人民。从此,她更加热切地关注内地的发展,关注全国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国际人才交流》2000年第8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